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念昔琼林赐宴归,綵衣绿绶正相宜。

将雏虽复慰心喜,负米翻成触目悲。

殿角花犹红胜火,樽前发自白如丝。

桂林衰朽何须恨,幸有新枝续旧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回忆起当年在琼林苑接受恩赐的宴会,穿着彩衣绿绶,正合适无比。
带着孩子们虽然让我心中欣慰,但想起背米的辛酸往事,却让我触景生悲。
宫殿的角落里,花朵依然红得胜过火焰,酒杯前,我的头发已白如银丝。
即使桂林(代指自己)已经衰老,又何必遗憾,幸好还有新的生机延续了过去的荣光。

注释

昔:过去。
琼林:皇家园林。
赐宴:皇帝赏赐的宴会。
綵衣绿绶:华丽的服饰。
将雏:带着孩子。
负米:背米回家,形容艰辛。
触目悲:看到此景内心悲伤。
殿角花:宫殿角落的花朵。
红胜火:颜色鲜艳如火。
发自白如丝:头发斑白如丝。
桂林:自比为桂林,意指自己。
衰朽:衰老。
恨:遗憾。
新枝:新生的力量或后辈。
旧枝:原有的根基或前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加完宫廷宴会后的情感体验。"念昔琼林赐宴归,綵衣绿绶正相宜"一句表明诗人回忆起在琼林宫中接受皇帝赐宴的盛况,身着华丽的服饰和配饰,显得非常合适。紧接着"将雏虽复慰心喜,负米翻成触目悲"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矛盾:虽然有小鸟的歌声给予安慰,但看到农田中未收割的谷物却引发了对时光易逝和劳动者的同情。

下片中的"殿角花犹红胜火,樽前发自白如丝"描绘了一幅宫廷边缘的春景图画:宫殿转角处的花朵依然鲜艳如火,而酒杯前的鬓发却如细丝般白了。这不仅是对眼前美好景象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桂林衰朽何须恨,幸有新枝续旧枝"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尽管古老的桂树已经凋敝,但看到新的枝条生长出来,继续着生命的延续,这让诗人感到欣慰和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自然景物以及时光变迁的反复咏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景仁答才元寄示花图

高士闲居旧,名花独步今。

移从洛浦远,濯自锦江深。

传得巫山貌,非因延寿金。

不须天女散,已解动禅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道矩送客汾西村舍杏花盛开置酒其下

田家繁杏压枝红,远胜桃夭与李秾。

何事偏宜闲处植,无端复向别时逢。

林间暂系黄金勒,花下聊飞码碯钟。

会待重来醉嘉树,只愁风雨不相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王道粹垂拱早朝王范二直阁班列在前戏成小诗

霁日扶霜仗,祥烟覆晓班。

帝居回北斗,天阙竦南山。

紫殿鸿鸾肃,金门虎豹环。

蓬莱两仙伯,迥立白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和道粹春寒趋馆马上口占

残腊尚要春,清寒更著人。

雪华犹惜别,物意倍添新。

云压宫城重,风调玉漏匀。

行游宜结辔,九陌未多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