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虞美人》第二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写真画面,将珍珠般的文字排列在一行行中,仿佛尺素信笺传递着深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比喻,将文字的排列比作琴弦,暗示着情感的起伏,云和瑟柱的差异仅有一弦之遥,表达了情感的微妙变化。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巫山的十二重云彩,如同锦绣般绚丽,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最后,诗人借相思之情掷入玉盆中的相思豆,寓意着情感的热烈与执着,而那颗颗豆子掷出后,六个字都显现出绯红色,象征着爱情的炽热和誓言的鲜明。
整首诗通过视觉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美的追求,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