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题马贵阳画册

极北龙归,江东马渡,君臣建业偏安。

天上无愁,宫中有庆,声声玉树金莲。点缀太平年。

更尚书艳曲,丞相蛮笺。

月夕花朝,那知王浚下楼船。华清月照阑干。

怅多时粉本,流落人间。

可惜当初,丹青妙手,如何不画淩烟。风景极凄然。

写一行衰柳,几处哀蝉。

展卷沈吟,昏鸦蔓草故宫前。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鉴赏

这首词以极北龙归、江东马渡为开篇,描绘了一幅江山易主、历史变迁的画面,暗示了南宋偏安江南的现实。接下来的“天上无愁,宫中有庆”看似歌舞升平,实则暗含讽刺,因为词人忧虑的是国家的安危,而非真正的盛世景象。

“尚书艳曲,丞相蛮笺”借指文人士大夫的享乐生活,与国家的危机形成鲜明对比。词人感慨于“月夕花朝”的美景中,人们竟忘却了“王浚下楼船”的历史教训,即对北方强敌的威胁视而不见。

“华清月照阑干”描绘了奢华的宫廷,但“多时粉本,流落人间”又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词人惋惜那些丹青妙手未能将英雄人物如凌烟阁功臣一样永载史册,表达了对英雄未被铭记的遗憾。

“风景极凄然”直接点明了词人心中的哀伤,通过“衰柳”和“哀蝉”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展卷沈吟,昏鸦蔓草故宫前”描绘出一幅破败荒凉的景象,故宫前的乌鸦和蔓延的野草,象征着王朝的衰落和历史的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画面生动、情感深沉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南宋末年国事衰微的忧虑,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

昨夜湔裙罢,今日意钱回。

粉墙正亚朱户,其外有铜街。

百丈同心綵索,一寸双文画板,风飐绣旗开。

低约腰间素,小摘鬓边牌。翩然上,掠绿草,拂苍苔。

粉裙欲起未起,弄影惜身材。

忽趁临风回鹘,快作点波新燕,糁落一庭梅。

向晚半轮玉,隐隐照遗钗。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法曲献仙音.咏铁马同云臣赋

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楼檐马。

碎佩琮琤,丛铃戛咭,依稀客窗閒话。

更鸟雀,时相触,霜欺兼雨打。几悲咤。

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

流落到而今,踠霜蹄、寄人篱下。

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

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

形式:

沁园春.咏菜花

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正杏腮低亚,添他旖旎;柳丝浅拂,益尔轻飏。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风流甚,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

曾经舞榭歌场,却付与空园锁夕阳。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烟和雨,惯引蜂忙。每到年时,此花娇处,观里夭桃已断肠。沉吟久,怕落红如海,流入春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洞仙歌.咏慈仁寺古松寿纪伯紫

摩空翠鬣,万古知难老。色作青铜雪霜饱。

似杜甫惊人,马卿慢世,二子者,可以状君兀奡。

托根燕市侧,游戏支离,一笑风尘此鸿爪。

任丝管喧阗,貂蝉赫奕,更七姓、鞭丝醉袅。

只西风、吼处作涛声,对凤阙龙墀,吾存吾傲。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