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呵滩(其一)

我去只如还。终不在道边。我若在道边。

良信寄书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通过“我去只如还。终不在道边。”这两句,诗人似乎在强调人生的旅程并非简单的往返,而是在不断探索与变化中前进,不拘泥于固定的路径或模式。这里的“道边”可能象征着传统的、已知的道路或生活方式,而“还”则暗示了回归或重新审视自我。

接下来的两句“我若在道边。良信寄书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如果真的遵循了传统道路,那么可能会有人(“良信”)寄信来询问或期待某种结果。这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个体行为的期待与关注,也暗含了对创新与独立思考的渴望。诗人似乎在鼓励人们勇于走出舒适区,探索未知,即使这意味着与传统观念产生冲突,甚至面临外界的疑问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为切入点,探讨了个人选择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张力,以及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它鼓励读者跳出既定框架,勇敢地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那呵滩(其二)

沿江引百丈,一濡多一艇。

水上郎担篙,何时至江陵。

形式: 古风

那呵滩(其三)

江陵三千三,何足特作远。

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

形式: 古风

那呵滩(其四)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

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那呵滩(其五)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

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