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再过上方寺留别山僧

兰若诸天外,桃花二月深。

携尊初就竹,馈食正闻禽。

落景衔空水,寒烟净法林。

休公方怨别,愧我去何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再次探访上方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兰若诸天外,桃花二月深”,以“兰若”点出寺庙所在之地的幽静,仿佛远离尘世,而“桃花二月深”则以桃花盛开的景象渲染出春日的生机与美丽,暗示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颔联“携尊初就竹,馈食正闻禽”,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竹林中饮酒的场景,以及在享受美食时听到鸟鸣的情境。这一联通过“初就竹”和“正闻禽”的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生活的闲适与愉悦。

颈联“落景衔空水,寒烟净法林”,描绘了夕阳映照在水面,与天空相接的壮丽景象,以及寒烟笼罩下的法林(寺庙)显得格外清净庄严。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与宗教场所的对比,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净化的氛围。

尾联“休公方怨别,愧我去何心”,表达了诗人对山僧(休公)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愧疚与不安。这一联通过情感的直接表达,深化了主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感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寺庙周围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融入了对佛教文化的感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过天平寺寻僧不遇

空山重到处,双树隔年芬。

飞锡游方去,馀香坐自焚。

窗通邻寺塔,岩落别峰云。

何物堪留晤,清泉竟日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郡守王公廷招游大云庵同用春字

谢守屏纷务,韦公访净因。

石门纡画戟,云径拥朱轮。

伐木听莺罢,衔花爱鹿驯。

从兹双树下,扫榻待行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同友人徐绍卿集黄淳甫栖霞馆言别

偶偕东海士,来款北山居。

霞馆重分榻,江门欲戒车。

情劳具鸡黍,坐喜弄琴书。

别思何由遣,清风奉穆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和徐子过秪园废寺有感

伊昔东林近,曾逢白社开。

秪今茂草处,犹是散花台。

鸟罢听经至,人无讲德来。

宁知慈苑内,亦起雍门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