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鸿传霜信入边州,目障烟尘昏戍楼。
多少征夫南北恨,玉关人老玉关秋。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秋季的景象,通过鸿雁传递霜冷的信息,暗示战事或季节的变迁。"目障烟尘昏戍楼"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和戍楼守卫者的艰辛,他们被漫天的烟尘遮蔽视线,生活充满迷茫与困苦。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征夫们的深深同情,他们在南北征战中饱受离愁别绪之苦,"多少征夫南北恨",而这种痛苦在玉门关内外的人们心中无尽延续,"玉关人老玉关秋",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岁月蹉跎和人生无常。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悲凉,寓含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戍边将士的关怀。
不详
又号庸斋,南宋抗金儒将、画家、诗人。咸淳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
他乡桃李为谁栽,逗晓轻红带露开。
一夜风姨妒颜色,落花无数点苍苔。
昨日新园去看花,路边郎女阿谁家。
香车宝马相追逐,笑语归来日未斜。
人乐清明三月天,也随人赏万花园。
偷闲把酒簪花去,不似儿童笑语喧。
须知造物元无物,刚被花光强造端。
认得色空都是幻,南枝非暖北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