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霁轩军台阳(其一)

畏途早唱慎风波,其奈中流荡漾何。

竟累平原弹铗好,最伤乐毅谤书多。

雨云世态真如土,石火人情一刹那。

终有天王明圣在,扁舟何必办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波折与世态炎凉,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首联“畏途早唱慎风波,其奈中流荡漾何”,开篇即以“畏途”、“慎风波”点出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险阻,同时“中流荡漾”则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逆境中挣扎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助的情绪。

颔联“竟累平原弹铗好,最伤乐毅谤书多”,通过典故的引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平原子的弹铗而歌,象征着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挣扎;乐毅的谤书,则反映了社会舆论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这两句诗,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也是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颈联“雨云世态真如土,石火人情一刹那”,将世态炎凉比作随风飘散的雨云,短暂而无常,又以“石火”比喻人情的瞬息万变,强调了人生经历的短暂与不可预测性。

尾联“终有天王明圣在,扁舟何必办渔蓑”,在看似消极的描述之后,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收束全诗。他相信尽管人生充满风雨,但总有明君圣主的存在,给予人们希望与指引。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旅途的描绘,以及对世态炎凉、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51)

杨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吴霁轩军台阳(其二)

百战功成汗马劳,牙幢西折等鸿毛。

栋梁共惜清时弃,薏米原难俗议逃。

大海潆洄存一柱,秋风憔悴感同袍。

新从幕府读诗句,尚为丹青数鄂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陈悦樵处士(其二)

天风吹水幻千沤,蜃气楼台日夜浮。

我且掉头归去也,故山傥足稻粱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自吟拙作因有所怀用香山原韵

人生贵适意,安用妄营为。

汲泉品佳茗,兴到便吟诗。

诗成不雕琢,一任人嘲嗤。

或题招隐句,或裁游仙词。

时时自吟咏,悠悠寄所思。

所思在古人,古今不同时。

韦柳与元白,夙昔梦见之。

虫鸟鸣天籁,春秋各有司。

问我何为者,我亦不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家毓臣广文鹏云吟稿

踪迹半天下,烟云一卷中。

马群空冀北,鸿爪遍江东。

山贼呼灵运,诗人画放翁。

乘槎来海上,光射斗牛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