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春

春工运潜巧,是处有行迹。

庭梢发新颖,岩溜融暖脉。

晴湖影拨剌,晓树音格磔。

须知玉峰下,日有寻芳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春天的巧妙工艺在悄然中展现,处处都留下了它的痕迹。
庭院树枝焕发出新绿,山岩间的流水也带着温暖的气息。
晴朗的湖面倒映着光影闪烁,清晨的树上传来鸟儿的鸣叫声。
要知道,在玉峰之下,每天都有寻找美景的游客。

注释

春工:春天的巧妙技艺。
运潜巧:悄然施展巧妙。
是处:处处。
行迹:痕迹。
庭梢:庭院的树枝。
新颖:新绿。
岩溜:山岩间的流水。
融暖脉:带着温暖的气息。
晴湖:晴朗的湖面。
影拨剌:光影闪烁。
晓树:清晨的树木。
音格磔:鸟儿的鸣叫声。
玉峰:玉峰(形容山峰如玉般美丽)。
寻芳客:寻找美景的游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美丽景象和生机。"春工运潜巧,"表明春天的生长力量在悄然展开,其间充满了巧夺天工之处。"是处有行迹"则暗示着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生命足迹。

接着,"庭梢发新颖"写出了庭院中的树木开始萌发新的嫩绿枝叶,而"岩溜融暖脉"则描绘了山石间溪流的水温暖和起来,彰显出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了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

在下一联中,"晴湖影拨剌"捕捉了阳光明媚之日,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而"晓树音格磔"则描绘出清晨时分,微风吹过树梢发出的沙沙声响。

最后两句"须知玉峰下,日有寻芳客"告诫读者要知道,在那如玉般美丽的山峰之下,每天都有人来此寻访春天的花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早春景象,并且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美好的欣赏和向往。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呈李坚甫中舍

往年曾忆过长安,短纸书名诣门下。

君时延我坐终日,洒扫东轩留看画。

横图巨轴不知数,但见匣中时一把。

甲犹未竟乙复作,门类著番开满架。

使人叹羡不能已,只恨有门归隔夜。

归来兀坐想精绝,念此荣观若为谢。

就中寒林两大幅,此物世间谁敢价。

倏然一别十五载,常向人前盛誇诧。

因君奉使临敝邑,见先问此馀不暇。

君能为我再讲说,座上不容人俗话。

如君所蓄更谁有,有亦未能无笑骂。

况君累世尽清职,摹本敢来前弄诈。

君今还省正擢用,异日须求作邻舍。

峨巾曳屦日相谒,更欲重烦开几帕。

待寻前辈用心处,款曲应须频假借。

每厨阅讫当便还,不敢奉欺言羽化。

形式: 古风

吴趋曲(其三)

荡漾水中舟,徘徊岸边马。

相看两不语,密意待谁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吾友务深有叹琴之什运使子骏答之佳章务深亦使余继作

白水满方湖,山中好秋色。

逋翁促瑶轸,来坐湖水侧。

临风起高调,此兴浩无极。

波静戢游鳞,云空矫飞翼。

萧条变林野,万籁一以息。

且莫缓商弦,令人涕横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呈里中诸友

君莫怪我不读书,君莫笑我不饮酒。

更精文史岂足用,渐老欢娱复何有。

负郭安得二百亩,举家已聚三十口。

且来伴我数月闲,未几区区又西走。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