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希圣新轩即席兼呈同会君仪温老三首(其三)

谁怜龃龉老明时,把酒寻春已恨迟。

舟漾绿波飞舴艋,烟笼青瓦湿琉璃。

狂嗟李白驱鲸海,醉笑陶潜倚菊篱。

争似隔林闻一曲,与君重赋杜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郭祥正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谁怜龃龉老明时”,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暗示自己虽年岁渐长,但依然怀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把酒寻春已恨迟”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因错过春日美景而感到遗憾的心情。

“舟漾绿波飞舴艋,烟笼青瓦湿琉璃”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日水乡的宁静画面:小船在碧绿的水面上轻轻荡漾,仿佛在追逐着春天的脚步;远处的屋瓦被轻烟笼罩,琉璃瓦在湿润的空气中泛着光泽,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狂嗟李白驱鲸海,醉笑陶潜倚菊篱”这两句,通过引用李白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羡慕。李白以豪放著称,而陶渊明则以田园生活为乐,诗人在这里将自己与这些历史上的伟大诗人相比较,既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也流露出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无奈与自嘲。

最后,“争似隔林闻一曲,与君重赋杜秋诗”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与友人一同欣赏自然之美的愿望。这里的“杜秋诗”,可能是指杜牧的《秋夕》或其他与秋天相关的诗歌,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谐、友情真挚的美好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代文人生活的追忆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切追求和感慨。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其一)

湖波渺渺浸残春,东郭开筵迥不群。

闻结綵舟撑碧落,更携箫鼓度青春。

自怜玉海终无敌,却忆琼浆竟未分。

珠履难陪空怅望,且凭诗句张吾军。

形式: 七言律诗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其二)

东陈风义旧传闻,雕鹗鸾凰果逸群。

青竹题诗才倚马,画船槌鼓气凌云。

赏心自向明时得,乐事应容下客分。

敌饮会须翻玉海,背河决胜看齐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其三)

临漳多士冠南闽,况复高才更出群。

笔下文章翻锦绣,坐中谈笑领风云。

美名合预青钱选,邪党今从白眼分。

闻欲高亭张雅宴,寂寥应悯旧将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君仪风物可爱之什

二月风光着意看,莫思旅食久艰难。

林间莺喜绵蛮语,水畔花愁料峭寒。

游子牵衣拦道饮,美人携瑟上楼弹。

少陵野老谁能继,君有新诗合筑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