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都秋兴(其三)

山海徒闻尚可支,堪怜一线系安危。

客兵况老三年戍,边马偏肥九月时。

永夜寒随霜气结,穷秋愁听角声吹。

丸泥不是封关计,仗剑谁歌出塞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亳都秋兴(其三)》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描绘了边关秋日的凄凉景象与诗人深沉的忧国之情。

首联“山海徒闻尚可支,堪怜一线系安危”以“山海”喻国家之大,虽知其坚固,但对边关一线的安危却深感忧虑。这里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边防的重要性。

颔联“客兵况老三年戍,边马偏肥九月时”通过“客兵”和“边马”的形象,展现了边关将士的辛劳与边疆的辽阔。士兵们在边关守卫多年,而边疆的马匹却因环境适应而显得肥壮,反衬出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

颈联“永夜寒随霜气结,穷秋愁听角声吹”描绘了边关夜晚的寒冷与秋天的萧瑟,通过“霜气”和“角声”这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尾联“丸泥不是封关计,仗剑谁歌出塞词”则表达了对当时边防政策的质疑和对英勇将士的赞美。诗人认为仅凭“丸泥”(可能指信使或使者)难以解决边防问题,真正的英雄应是那些“仗剑出塞”的勇士,他们才是保卫国家的真正力量。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边关秋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切和对英勇将士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

收录诗词(332)

孙传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亳都秋兴(其四)

海上神仙十二楼,珠宫贝阙拥丹邱。

紫云光泛明河晓,白露清分太液秋。

有客逍遥看鹤舞,何人寥落对猿愁。

尘游自笑浑无定,又见长空大火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访黎尔瞻留饮

相怜何必叹沉沦,小酌扳留臭味真。

于我正宜宽礼数,如君岂合老风尘。

自矜藏酒能供客,更喜移花解傍人。

忽尔酩酊翻可爱,当筵起舞倒乌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侯木庵编修请告赋送

此日真成离别难,正逢秋色满长安。

西山泉石开新爽,北阙云霞散晓寒。

世事祗消君拂枕,风尘犹笑我弹冠。

应知多病不胜感,但去无劳回首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同王天初明府刘逊庵作圣茂才张肖筑太学饮王永泰山亭次壁间谢畹溪王华野二先生韵(其一)

台馆新晴动晚凉,凭虚揽胜引杯长。

鸟鸣深树山逾静,花满平堤水亦香。

作赋何人成往迹,登高有客擅清狂。

酒阑兴剧仍更酌,枕藉空庭夜欲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