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

昧明更底逼,安卧良独难。

怕待来年想,仍将去日看。

孤心时入静,瘦骨早惊寒。

有福惭诸弟,红窗自睡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早起》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起床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昧明更底逼”,以“昧明”(黎明前的黑暗)为背景,暗示时间的紧迫与等待的煎熬,仿佛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寻找一丝光明,却又被更深的黑暗所逼迫,形象地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或责任的紧张感。

接着,“安卧良独难”一句,转而表达出对宁静睡眠的渴望与难以实现的矛盾心情。在忙碌与责任面前,人们往往难以获得真正的休息,即使内心向往安宁,现实却总是充满压力与挑战。

“怕待来年想,仍将去日看。”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流逝感。诗人似乎在预感到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困难,因此害怕面对,但又不得不回顾过去的日子,反思自己的经历与成长。这种对未来与过去的双重审视,体现了对人生轨迹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价值的重视。

“孤心时入静,瘦骨早惊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在寂静的清晨,诗人的心灵得以暂时脱离外界的喧嚣,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刻,诗人也因寒冷而感到身体的不适,这或许象征着即使在心灵的平静中,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依然存在,无法完全逃避。

最后,“有福惭诸弟,红窗自睡鼾。”这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境遇的感慨。在诗人看来,自己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感到愧疚或不满足,而他的弟弟们或许过着更加无忧无虑的生活,甚至在温暖的红窗下安然入睡,发出鼾声。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流露出对他人幸福生活的羡慕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起床时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活、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复杂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才儿生去年四月十六,少四十日一岁而殇,埋之栀冈麓

木皮五片付山根,左袒三号怆暮云。

昨朝此刻怀中物,回首黄泥斗大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晚兴

写毕黄庭册,归从道士家。

晚风亭子上,闲看白莲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壮湾夏暝

窗光落晚翠,庭气霭凉阴。

静数门前树,归来沙际禽。

世涂殊冷暖,人事信升沈。

清净西林月,明明照此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酷暑黎柏容内兄斋中

赤丸黏天不可落,发兴欲坐扶桑閒。

平头奴子扇大扇,下视海水波如山。

自晓至暮去不得,垂颐喘气筋骨孱。

坐卧不成渐作病,心之烦乱何由删。

柏容健者能说鬼,落笔娭笑含讥讪。

伏枕张目懒动起,细听吟弄追痴顽。

转恨人生让若辈,带萝被荔从狸斑。

委去拘拘此形蜕,虽有寒暑谁能患。

蝉声停树蝇在壁,仰瞻雨意愁天悭。

暍死书生一芥耳,嗟哉禾黍关痌瘝。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