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陈倅席上分赋一阳来复探得复字

阳进君子升,阴退小人伏。

此理洞然明,不疑更何卜。

微和回根荄,馀光借草木。

但看堂前梅,南枝已芬馥。

东斋况虚明,樽有荔枝绿。

灯花不予欺,玉虫间金粟。

吾道行将伸,斯言可三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一阳来复”为主题,巧妙地融入了冬至节气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与道德伦理深刻的理解。

首句“阳进君子升,阴退小人伏”,形象地描绘了阳气上升、君子地位提升,阴气下降、小人隐匿的景象,暗喻了道德与权力的自然秩序。接着,“此理洞然明,不疑更何卜”表达了对这一自然法则的坚定信念,认为无需再作其他猜测或怀疑。

“微和回根荄,馀光借草木”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中微妙而深远的变化,阳气的微弱和缓回流滋养着万物,余晖照亮了草木,象征着道德之光的普照。通过“但看堂前梅,南枝已芬馥”一句,诗人以梅花的开放作为例证,表明道德之花在适宜的环境中必将绽放,香气四溢。

“东斋况虚明,樽有荔枝绿”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清雅环境,以及宴会上的佳肴美酒,营造出一种高洁脱俗的氛围。同时,通过“灯花不予欺,玉虫间金粟”强调了光明与美好,即使在暗处也难以掩盖,象征着道德与真理的不可动摇。

最后,“吾道行将伸,斯言可三复”表达了诗人坚信自己的道德主张即将得到实现,并鼓励人们反复思考这些道理,体现了他对道德实践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道德的深刻洞察,还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嘲潘邠老未娶

潘侯平生心,初不喜婚宦。

中年又丧妻,二子尚幼丱。

孤灯秋梦寒,颇思美目盼。

初时似不堪,既久亦习惯。

斯人天机深,坚壁却忧患。

浊醪只独斟,布衣谁补绽。

岂不溉釜鬵,无人煮藜苋。

买婢供使令,颇遭俗子讪。

北风吹枯桑,天寒岁云晏。

人生不百年,一世如梦幻。

勿谓渊泉深,巨鱼亦可汕。

何当呼蹇修,便可买羔雁。

中馈端有人,嫁娶岂难办。

为君乞樊素,伴我老山涧。

形式: 古风 押[谏]韵

陈倅席上分韵得我字

竹林墙外梢,梅蕊檐前朵。

万籁寂无声,夜阑耿灯火。

通守尘外姿,体道忘人我。

邀客文字饮,麈风清四座。

酒酣诵新诗,老气激衰惰。

公诗如天骥,逸韵谢缰锁。

小人窘驽足,十步常九跛。

愿公勤鞭策,他年逢饭颗。

形式: 古风

夜过朱仲观饮明日雪作

夜饮锦瑟傍,歌吹盈耳根。

归闻窗外竹,摵摵风叶喧。

梦觉室生白,晓起欲填门。

平地委璀璨,虚亭舞翩翻。

洒树轻复扬,触幔急且掀。

望远恐连云,积厚疑压坤。

光动浮屋椽,影乱纷池盆。

散漫迷大江,依稀认前村。

雀噤咮自束,鸦湿翅不鶱。

把玩手欲龟,咀嚼舌必扪。

风党怒未解,火媒寒不温。

檐有冰柱悬,门无屐齿痕。

游倦不访戴,愁多惟卧袁。

何时天宇霁,炙背负晴暄。

王门若可拟,持以献至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广寿寺

学道护心城,养生戒眉斧。

静知世味薄,老惬野僧语。

散步给孤园,邀我会心侣。

尘清不眯眼,境静可冰暑。

莲社宗远公,竹溪仰巢父。

此道不异世,今人岂愧古。

当念贫时交,重勿弃如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