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日犹馀寅正腊,深阴不识月初弦。
春光荏苒虚梅信,朔雪霏微乱柳烟。
何处暄风催綵胜,谁将病骨祀华年。
中宵欲待清霜霁,珠雨还飞玉粟田。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的作品,描绘了人日节(农历正月初七)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过渡时刻。首句“人日犹馀寅正腊”点出人日节尚在腊月的尾声,时间尚未完全进入新的一年。“深阴不识月初弦”则描绘了月色朦胧,月初的弯月难以辨识的冬夜景象。
“春光荏苒虚梅信”暗示春天的脚步虽近,但梅花未开,春意尚浅。“朔雪霏微乱柳烟”进一步渲染了冬末春初的模糊界限,飘落的雪花与柳絮交织,景色迷茫。
“何处暄风催綵胜”转而描绘春风的来临,暗示着节日的热闹和新年的气息。“谁将病骨祀华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己年事已高的感慨,以“病骨”自比,寓含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两句“中宵欲待清霜霁,珠雨还飞玉粟田”描绘了诗人期待黎明的到来,希望霜雪消散,好让春雨滋润田地,寓意着对新的一年丰收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人日节的景象,融入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个人境遇的抒发,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溪边林外转霏微,几处新莺禁不飞。
即次青春欺白发,丁宁酒力试寒威。
连天朔雪悲明月,昨日西清忆落晖。
为报春光多蕴藉,来朝一倍报芳霏。
今年五日尚馀寒,剪剪菖风摆露难。
雨歇罩鱼垂柳径,人归贳酒白云端。
丹心綵笔三湘事,霜鬓朱颜一镜看。
彭泽无田供秫米,何须粔敉饱龙餐。
青门绿野两情忘,柳宅桃津一径长。
四海交穷怜白发,双星夜永看珠光。
梅香早透胧胧月,酒坐寒侵款款霜。
咏史已惊开竹素,挑灯无事话沧桑。
昨宵弦上晴天月,人日青开媚景烟。
柳带小吹摇露颗,红芽纤出破苔钱。
胜常难问求凰意,怀旧空吟落雁篇。
为恼新莺惊午睡,不容梦蝶驻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