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谢人间轩冕荣,一瓢何足累高情。
已知喧寂相忘久,弃掷元非为有声。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所作的《弃瓢卧雪(其一)》。诗中,诗人以弃瓢为象征,表达了对世俗荣华的淡泊和超脱。"曾谢人间轩冕荣",表明诗人曾经对世间的荣华富贵有所追求和感激;"一瓢何足累高情",则揭示出诗人如今已经看淡这些身外之物,认为它们不足以羁绊自己高尚的情操。"已知喧寂相忘久",表达了诗人与尘世喧嚣的隔绝,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弃掷元非为有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选择并非出于外界的评价或期待,而是出自内心的自愿和宁静。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不详
空林有雪人犹卧,破屋无烟门未开。
多少洛阳城里客,如何县令独能来。
肠断琵琶曲里声,绿云天远不胜情。
归家玉板休轻触,鹦鹉能呼旧日名。
夕阳亭上共题诗,却忆西行独咏时。
不但寒云与寒水,楚天无物不成思。
梅未含英菊罢花,眼中无物属诗家。
忽来僧舍闻香住,却见花开是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