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许使君寄饷新酿以流金笺为贽且供诗藁

浮玉乘壶香似桂,流金方絮滑如苔。

报投且致相思意,酬唱须寻应猝才。

君喜旌幢开使府,我贪花竹作春台。

明年准拟游招隐,莫放遮山绣幕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润州许使君寄饷新酿以流金笺为贽且供诗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浮玉乘壶香似桂”中的“浮玉”指的是酒,形容其清澈如玉;“乘壶”则是盛酒之器;“香似桂”则用来形容新酿酒 香气扑鼻,如同桂花的芬芳。这里通过对新酒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

接着,“流金方絮滑如苔”,“流金”指的是精致的金边笺纸,形容其光滑如同流动的金水;“方絮”则是指用这种纸做成的信笺;“滑如苔”则形容信笺的质感轻柔平滑,如同青苔一般。这里突出了诗人对书信艺术的重视,以及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第三句“报投且致相思意,酬唱须寻应猝才”,“报投”指的是回复和投递;“且致相思意”表达了诗人要将自己的思念之情通过信件传达给对方;“酬唱”则是答歌,即互相唱和的诗歌;“须寻应猝才”则是在寻找能与自己诗意相通、才能酬唱的人。这里展现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学艺术与友人心灵相通的情感。

第四句“我贪花竹作春台,君喜旌幢开使府”,“我贪花竹”表明诗人热爱自然之美,如同贪婪地享受着春天的花卉和竹林;“作春台”则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立一个观赏春色的平台或楼阁;“君喜旌幢开使府”则表达了对方对权力和职位的喜爱,以及希望能够开启一段光辉的仕途。这里两人的愿望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向往自然之美,另一个则是追求世俗的荣耀。

最后,“明年准拟游招隐,莫放遮山绣幕来”,“明年”指的是未来的某一年;“准拟”即打算、计划;“游招隐”则是指计划去寻访隐居之士,进行一场精神上的旅行或探索;“莫放遮山绣幕来”则是在告诉对方,不要让世俗的烦恼和复杂如同绣幕一般遮盖了心灵的纯净。这里诗人表达出了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和期待,以及希望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真如寺

一桥夭矫界双湖,野径沿流到佛庐。

石塔残灯犹闪烁,相家乔木已萧疏。

苔封古井晴逾滑,骨冷荒山草不除。

长水法师痴□甚,□根人定欲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衰年

衰年六十喜平头,微禄虚名老可羞。

自笑一生同蝜蝂,了知万事等蜉蝣。

寡欢元亮须归去,老病相如已倦游。

只忆西湖春涨绿,柳边雪外舣兰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读陈去非集

简斋吟集是吾师,句法能参杜拾遗。

宇宙无人同叫啸,公卿自古叹流离。

穷途劫劫谁怜汝,遗恨茫茫不在诗。

莫道墨梅曾遇主,黄花一绝更堪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偶作

元亮真止酒,昭文不鼓琴。

文章成小伎,道德负初心。

故友凋零尽,中年感慨深。

从来麋鹿性,只是爱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