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初夏九咏,和刘蔚园(其三)

蚕忙日,豆熟已离离。

摘入蟹筐全类茧,缫于女手本无丝。笑杀采桑儿。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蚕忙豆熟的乡村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与农事的忙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生动画面。

“蚕忙日”,点明了时间背景,正值养蚕的繁忙季节。蚕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蚕忙日意味着农民们正忙着照料蚕宝宝,期待着收获蚕丝。这一句简洁有力,直接勾勒出农事活动的紧张与重要性。

“豆熟已离离”,描述了豆子成熟的情景。豆子在田间成熟,一串串豆荚挂满枝头,呈现出丰收的景象。“离离”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豆荚排列整齐、繁茂的样子,给人以视觉上的丰富感受。

“摘入蟹筐全类茧”,描绘了农民们将成熟的豆子摘下,放入装有蚕茧的蟹筐中。这里不仅体现了农民们对作物的精心照料,也暗示了他们对蚕丝生产的重视。通过“全类茧”的表述,强调了蚕茧的收集过程,为后续的蚕丝加工做好了铺垫。

“缫于女手本无丝”,转而描写妇女们在家中进行蚕丝的缫制工作。这里的“女手”特指女性劳作的手,体现了女性在家庭手工业中的角色与贡献。尽管“本无丝”,但通过辛勤的劳动,她们将蚕茧转化为宝贵的蚕丝,展现了农耕文明中女性的智慧与勤劳。

“笑杀采桑儿”,最后以一句幽默的感叹收尾,表达了对采桑儿童的赞美与欣赏。采桑儿在这里不仅指实际的采桑儿童,也象征着整个农村社会的活力与希望。通过“笑杀”一词,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勤劳人民的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农村的繁忙景象,展现了农事活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同时也歌颂了农民们的勤劳与智慧。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诗人成功地捕捉到了农村生活的独特韵味,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8)

陆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初夏九咏,和刘蔚园(其四)

携镵去,不异到淇园。

出土便能藏雉子,疗饥馋想嚼龙孙。拚少竹千根。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初夏九咏,和刘蔚园(其五)

梅黄早,叶底缀金丸。

功逊酒香教渴解,味如愁重惹眉攒。花放记曾看。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初夏九咏,和刘蔚园(其六)

京江口,下网得鲥鱼。

敢望乘潮归渤海,且随走马到燕都。谁令味偏腴。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初夏九咏,和刘蔚园(其七)

闺中女,最爱是玫瑰。

红杏街头前月尽,素馨江外几时来。独尔一枝开。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