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近馀雪应诏诗

送寒开小苑,迎春入上林。

丝条变柳色,香气动兰心。

待花将对酒,留雪拟弹琴。

陪游愧并作,空见奉恩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送寒开小苑,迎春入上林"两句,既表现了季节交替的自然美,也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在这里,小苑即是小型的园囿,而上林则可能指的是更为宽广的森林之地。诗人通过这样的设定,展现了一种由寒冷到温暖、由封闭到开放的空间转换。

"丝条变柳色,香气动兰心"两句,则是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丝条变柳色"可能指的是柳絮随风飞舞,颜色如同轻柔的丝线;而"香气动兰心"则暗示着兰花的清芬在微风中摇曳,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不仅描写了景物,也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日情怀。

"待花将对酒,留雪拟弹琴"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设想。这里的"待花"意味着在等待鲜花盛开之际,与朋友们一同饮酒畅谈;而"留雪拟弹琴"则是一种超脱物外、享受自然之趣的生活态度。诗人希望能在春日里,保留一份冬雪的清纯,用来伴随他弹奏琴瑟,使得艺术与自然完美结合。

最后两句"陪游愧并作,空见奉恩深"则流露出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陪游"意指跟随君主游历,而"愧并作"则表达了自己文学造诣不及前贤的谦逊态度;"空见奉恩深"则是说尽管诗人无法以文辞回报皇上的知遇之恩,但他心中却铭感皇恩的深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和自然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君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希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以此回报社会与君上的期望。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咏树诗

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

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

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

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梅花诗

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夜听捣衣诗

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

今夜长门月,应如昼日明。

小鬟宜粟瑱,圆腰运织成。

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石燥砧逾响,桐虚杵绝鸣。

鸣石出华阴,虚桐采凤林。

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

击节无劳鼓,调声不用琴。

并结连枝缕,双穿长命针。

倡楼惊别怨,征客动愁心。

同心竹叶碗,双去双来满。

裙裾不奈长,衫袖偏宜短。

龙文镂剪刀,凤翼缠篸管。

风流响和韵,哀怨声凄断。

新声绕夜风,娇转满空中。

应闻长乐殿,判彻昭阳宫。

花鬟醉眼缬,龙子细文红。

湿摺通夕露,吹衣一夜风。

玉阶风转急,长城雪应暗。

新绶始欲缝,细锦行须纂。

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

新月动金波,秋云泛滥过。

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

栩阳离别赋,临江愁思歌。

复令悲此曲,红颜馀几多。

形式: 古风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

王倪逢啮缺,桀溺偶长沮。

藜床负日卧,麦陇带经锄。

自然曲木几,无名科斗书。

聚花聊饲雀,穿池试养鱼。

小村治涩路,低田补坏渠。

秋水牵沙落,寒藤抱树疏。

空枉平原骑,来过仲蔚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