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朝横而夕纵,志本在温饱。

敝裘先自愧,何论妻与嫂。

匕首西入秦,生死在眉睫。

秦政非齐桓,如何欲生劫?

治国与治军,卧龙岂两事。

陈寿亦何知,还问司马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咏史》由明末清初诗人刘献廷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治国理政、个人选择以及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朝横而夕纵,志本在温饱”,描绘了主人公在朝为官时的忙碌与夜晚的闲散,其内心追求的是基本的生活满足。接着,“敝裘先自愧,何论妻与嫂”两句,通过一件破旧的裘衣,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生活条件简陋的自责,更进一步地,他连及家人,表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深切关怀。

“匕首西入秦,生死在眉睫”描绘了一位勇士深入敌境,生死未卜的紧张情境,暗示了主人公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接下来的“秦政非齐桓,如何欲生劫?”则将话题转向对政治制度的批判,对比秦朝严酷的政治统治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仁政,表达了对暴政的不满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治国与治军,卧龙岂两事”引用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字卧龙)的事例,强调治国与治军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辅相成,体现了诗人对全面治理国家的深刻见解。最后,“陈寿亦何知,还问司马懿”以历史学家陈寿和司马懿为例,提出疑问,表达了对历史评价的质疑,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人物形象,探讨了个人理想、社会责任、道德抉择以及历史评价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社会洞察力。

收录诗词(16)

刘献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闺秀雪仪画嫦娥便面

素笺折叠涂云母,黛笔清新画月娥。

莫道绣奁无粉本,朝朝镜里看双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石城晤林茂之

泽国烽烟逐敝貂,秣陵人事更萧条。

山头牧马无春草,城下东风有暮潮。

白发逢君疑再世,清尊为我话前朝。

天涯便欲相依隐,何处空岩著野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海陵寄李子效

淡淡长河落日愁,美人芳讯到沧洲。

犹龙久矣逃尘世,牵犊公然饮上流。

赤水有珠归罔象,碧天无际泛虚舟。

班荆拟在云深处,一醉青莲海岳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蒲坂道中

峻坂长驱匹马过,春风吹客奈愁何?

重华不返苍梧驾,孤竹空传《采蕨歌》。

北望云中迷紫塞,西来天上泻黄河。

幽怀故国归何处,此日征衣泪更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