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里光阴祗暗惊,拥炉危坐惜残更。
年华不逐灯花尽,春意先随酒晕生。
身外利名应绝念,眼中儿女未忘情。
明朝六十身强健,归续寒松岁晚盟。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燕山除夕》描绘了诗人身处客居他乡时,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首句“客里光阴祗暗惊”表达了诗人对异地岁月匆匆而过的惊讶和无奈,暗寓了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寂寥。接着,“拥炉危坐惜残更”写诗人围炉独坐,凝视着夜深的灯火,珍惜每一刻的光阴。
“年华不逐灯花尽,春意先随酒晕生”这两句富有哲理,暗示时光如流水,不会因人的意愿而停留,但春意却能随着饮酒而悄然涌现,透露出诗人试图在欢愉中寻找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身外利名应绝念,眼中儿女未忘情”揭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纷扰,但仍无法割舍对家人的牵挂,体现出亲情的重要性和人生的真谛。
最后两句“明朝六十身强健,归续寒松岁晚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健康的期许,希望来年六十岁时依然身体硬朗,能够回到家中,继续履行与家人共度晚年的生活约定,展现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除夕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亲情和时光的深刻理解。
不详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莫将姓氏挠铨衡,数亩苍苔尚可耕。
明月孤舟从此去,白云一壑有谁争。
病身未老先谋隐,古道无人谩独行。
洗净平生尘土面,夕阳萝径步春晴。
蹇驴破帽压京尘,天地何心役老身。
渺渺黄流东去水,萧萧白发北归人。
阳和忽上风霜面,梦寐先寻竹石邻。
别却江湖鸥鹭伴,愿携短策蹑嶙峋。
面目已可憎,我思涤其埃。
旅食虽八珍,何如脯苍苔。
独鹤高拿云,万牛不可回。
寒日淡平野,浩歌归去来。
振衣出都门,八荒何茫茫。
白云千里峰,渺在天一方。
鴐鹅自东归,鸿雁纷北翔。
出处各有志,未许俗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