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年行地一虚舟,过眼风烟几度秋。
华发半从身外老,故山时得梦中游。
此诗描绘了一位饱经世事的老者,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开篇"十年行地一虚舟",可见其过往十年的生活犹如漂泊在无边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孤独感。接下来的"过眼风烟几度秋"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巨变,以及个人经历的多次季节更迭。
中间两句"华发半从身外老,故山时得梦中游"透露出诗人对青春易逝、白发渐生的无奈和哀愁。"华发"指的是头发花白,而"半从身外老"则是说岁月留下的痕迹不仅在心上,也已显露于外表。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与个人生命历程的无常。
最后一句"故山时得梦中游",则是一种超脱现实的逃避方式。诗人将自己心中的故土化作梦境,偶尔在梦里重返那些熟悉而又遥远的地方,以此来慰藉自己对往日美好记忆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丰富,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个人生命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自然界不可抗力的感慨。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厚颜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却有期。
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
旋落檐花夜正喧,参横斗转有更传。
了无人迹妨真梦,枕簟同参一味禅。
雨滋时物各欣荣,小立方塘看水生。
无数游鱼随去住,不容濠上有馀清。
却暑回飙入暮林,衰蝉无力尚微吟。
不须更问秋多少,著蕊黄花已可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