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偶成

读史弗穷理,泥古辞易谬。

炎汉四百年,尺土皆封堠。

胡云当涂高,正统反相授。

堂堂司马公,乃书亮入寇。

朱三亦继唐,此弊孰为救。

青史不足凭,挂一乃万漏。

悲风蟂矶岸,空江泻寒溜。

望帝魂不归,啼痕寄猿狖。

嗟无两舟米,不得纪蜀后。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孟钿的《读史偶成》以历史为题材,表达了对历史研究中过分拘泥于传统和文献可能带来的误解的反思。诗中提到“炎汉四百年,尺土皆封堠”,暗示汉朝疆域广大,但土地分封制度可能导致权力纷争。诗人批评司马公在史书中记载诸葛亮北伐为入侵,指出这种偏见可能延续到朱三(朱元璋)时代,强调历史真相不易把握,"青史不足凭,挂一乃万漏",意味着仅凭一部史书难以全面公正。

诗人的情感随着对历史的沉思而深沉,他借蟂矶岸的悲风和空江的寒流,寓言蜀地的哀愁与失落,"望帝魂不归,啼痕寄猿狖",表达了对蜀国命运的哀悼和对历史人物未能得到公正评价的感慨。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诸葛亮那样提供足够的支持,"嗟无两舟米,不得纪蜀后",揭示了历史研究者无力改变历史局限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镜,探讨了历史书写中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

收录诗词(46)

钱孟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燕吟

燕燕复燕燕,将雏画梁畔。

玉楼朱户灿如银,翩翩弄影梨花院。

春去烟雨中,花落云巢空。

螵蛸悬绣闼,蟪蛄悲秋风。

暄凉一转烛,沧海森丛木。

他时舞馆金缸凝,今日颓垣蔓草绿。

谢公墩上牧儿耕,华表柱头野鸢啄。

逝水不可回,春晖去难续。

莫奏雍门琴,剩有唐衢哭。

白杨风起乌夜啼,燕子还来问华屋。

形式: 古风

感秋

日月不我待,秋风吹素颜。

江云长带雨,海月自衔山。

静夜千砧急,高空一雁还。

独馀摇落意,终日倚柴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华清宫怀古

霓裳歌吹动华清,小辇曾催花底行。

池上鸳鸯怜并宿,天边牛女笑长生。

空悲此日金钗擘,何事当时白练轻。

一曲淋铃传夜雨,寿王宫内月同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潼关

潼关天险郁嵯峨,天外三峰俯大河。

六国笙歌明月在,五陵冠剑夕阳多。

时来杰士能扪虱,事去将军竟倒戈。

终古丸泥凭善守,英雄成败感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