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三国时期吴国开国皇帝孙权(字仲谋)的复杂形象。孙权在诗中被赞誉为“强明”之人,即他不仅聪明且意志坚定,能够信任并重用智谋之士。他善于听取意见并作出决断,最终使得吴国与魏、蜀三国形成鼎足之势,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孙权性格中的另一面——他背弃道义,转而依附于曹操(曹魏的奠基人),这一行为虽使他得以在乱世中保全自身,但同时也削弱了其道德形象。尽管如此,孙权的统治延续了四代,建立了稳固的霸业,但最终随着他的去世,这霸业也随之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孙权一生功过两面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复杂多维的形象,既赞扬了他的政治成就,也反思了其道德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