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早雁

初鸿有馀音,老眼无远光。

登楼望不极,但见天青苍。

朝飞秋日短,暮宿秋水长。

不知从此去,早晚到衡阳。

衡阳有故人,书札不可将。

木末避矰缴,云边足鹰扬。

中途多苦辛,羽翮能无伤。

望尔三春归,依旧到吴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闻早雁》以雁为载体,描绘了雁群南迁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首句“初鸿有馀音”,以“初鸿”(初飞的大雁)引出,通过“馀音”(雁鸣声)营造出一种悠远、空灵的氛围,暗示雁群即将启程南迁。接着“老眼无远光”,以“老眼”(比喻诗人年迈的目光)与“无远光”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无奈,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登楼望不极,但见天青苍”两句,诗人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只见一片青苍的天空,表达了对远方的无限遐想和渴望。接下来,“朝飞秋日短,暮宿秋水长”描绘了雁群在秋季的迁徙途中,白天飞行时间短暂,夜晚则在广阔的水域栖息,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雁群迁徙的艰辛。

“不知从此去,早晚到衡阳”一句,诗人对雁群的迁徙之路充满了疑问和期待,表达了对它们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深深祝福。随后,“衡阳有故人,书札不可将”点明雁群的目的地是衡阳,那里有诗人思念的故人,但雁群无法携带书信,只能寄托于它们的迁徙,表达了诗人无法直接传达心意的遗憾。

“木末避矰缴,云边足鹰扬”描绘了雁群在迁徙途中的生存状态,它们在高树梢上躲避猎人的箭矢,在云层间自由飞翔,展现了雁群的智慧与生命力。接下来,“中途多苦辛,羽翮能无伤”表达了雁群迁徙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以及它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望尔三春归,依旧到吴乡”表达了诗人对雁群早日归来、平安抵达故乡的热切期盼,以及对友情与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通过雁群的迁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收录诗词(199)

马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 字:志道
  • 籍贯:钱塘(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54——?

相关古诗词

德清夜泊

远色变昏晦,卸帆依浅沙。

浪搜盘岸木,风逆赴巢鸦。

细草官塘直,长烟野日斜。

寒机闻夜织,灯火是谁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扰扰

扰扰行尘应接劳,繇来斥鴳乐蓬蒿。

胸中丘壑开图画,霞外光阴托酒醪。

未必汉廷疏四皓,至今吴地事三高。

功成便合谋身退,缑岭春风正碧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春日閒居二首(其一)

满院春阴半掩扉,杏花犹怕晓寒欺。

藓痕带露侵棋石,山影分云落砚池。

贫久家僮生去意,社迟梁燕阻归期。

诗成一饷无人说,芳草连天寄与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閒居二首(其二)

数峰青处敞萧斋,自斫杨枝傍水栽。

问字无人携酒去,消閒有客抱琴来。

遥汀风急鹭双起,古岸日斜花乱开。

衮衮光阴堪一笑,城头画角为谁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