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乐亭

谁构新亭近翠微,似教陶令洽天机。

池光引月来檐庑,竹影疏风到客衣。

爱酒有时携玉斝,无弦聊自拂金徽。

人间乐事还能几,肯向良辰与物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虚乐亭”的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以及在此地度过时光的愉悦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子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抚琴、享受生活的惬意。

首句“谁构新亭近翠微”以问句形式引入,仿佛在询问是谁在翠绿的山峦间建造了这座亭子,为读者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接着,“似教陶令洽天机”一句,将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与新亭相联系,暗示这里有着与陶公相似的隐逸之趣和心灵的契合,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隐逸主题。

“池光引月来檐庑,竹影疏风到客衣”两句,生动描绘了月光与池水相互映照,竹影随风轻拂过客人的衣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夜晚景象。这里的景致不仅美不胜收,也寓意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爱酒有时携玉斝,无弦聊自拂金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无论是饮酒还是抚琴,都是诗人享受生活、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雅兴,也体现了他对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

最后,“人间乐事还能几,肯向良辰与物违”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珍惜每一次与美好相遇的机会,不要轻易错过良辰美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虚乐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在此处的生活体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和谐追求。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朱伯收主簿观雪(其一)

朝来密雪蔽天涯,坐目丘园发素华。

初著败梧惊拥肿,久沾庭竹见攲斜。

水精不动垂千箸,云母无声落万家。

安得曾穹返收拾,莫教狼藉浑泥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朱伯收主簿观雪(其二)

阴风何事吼檐牙,夜半窗前变物华。

梦断只疑蟾影在,褰帏俄骇练光斜。

苦侵陋巷凌寒士,强入高楼媚酒家。

霁后请看庭下草,蕙兰含绿出晴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姜伯辉朝奉宿九曲池

当时楼阙已桑麻,陈迹何须置齿牙。

宛转颓城围绿野,嵚崟孤塔背明霞。

山云度晚飞琼叶,海月生秋堕桂花。

圆峤方壶同笑语,终宵疑在水仙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邗沟绝句

隔屋萧萧风度竹,当空粲粲斗翻芒。

峥嵘岁月人间暮,目断云山归兴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