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仙境的奇妙景象与诗人对道家修炼成仙之梦的向往。首句“鼎成仙驭入崆峒”即展现了一幅仙界图景,鼎成指鼎器已经铸就,仙驭则是仙人的坐骑,崆峒乃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此句表明仙人乘着神马进入了神秘的山谷。
“百世犹传至道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仙界景象的赞美和向往,以及这种修炼之道能传承百世的深意。接下来的“暂应青词为穴凤,卻思丹徼伴冥鸿”则是说诗人虽然暂时留在凡尘,但心中却常想着仙界中的神凤,与仙界的丹砂(道教修炼之物)和冥鸿(仙鸿,即仙境中的鸟类)为伴。
“金公的的生炉际,琼刃时时到梦中”则描绘了诗人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与心灵中的追求。金公指的是炼丹用的器具,生炉即是炼制仙丹的地方;琼刃为玉剑,常用来比喻道家的清净无暇的境界。这里表示诗人的内心深处对仙境的向往如此强烈,以至于在梦中也能感受到那种境界。
最后,“预恐浮山归有日,载将云室十洲东”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能够成仙归去的期盼。浮山指的是仙山,云室则是仙人的住所;十洲东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此句透露出诗人对仙界的无限向往,以及希望有一天能真正踏足仙界。
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道家色彩和对仙境生活的深切追求,通过对比现实与幻想,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