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满目荆榛,亘天烈焰。百匝千重,四方八面。
赵州拿得七斤衫,普化走入大悲院,蜡人眼光如掣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炽热的画面,"满目荆榛"象征着废墟与荒芜,"亘天烈焰"则形容火势之大,弥漫天空。"百匝千重,四方八面"进一步强调了火灾的范围和无处不在。诗人通过"赵州拿得七斤衫,普化走入大悲院"这两句,可能是在比喻两位僧人面对灾难时的沉着应对,"七斤衫"可能象征他们的修行之重,"走入大悲院"则暗示他们寻求庇护或救济。最后一句"蜡人眼光如掣电"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火灾中蜡像眼睛闪烁的光芒,仿佛带着电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灾难的恐怖与瞬间。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火灾为题材的禅宗偈颂,通过具体的场景和象征,表达了对灾难的观照以及对僧人应对方式的隐喻,体现了佛教徒在困境中的冷静与智慧。
不详
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拄杖自拄杖,山僧自山僧。
庭空积深雪,池冷起冰棱。
楼上未吹新岁角,窗前且点旧年灯。
飞雪岩前,炎天飞雪。冻得虚空,七花八裂。
至今捏聚不成团,子规夜哭松梢月。
明星照得眼睛穿,眼睛觑得明星落。
夜半依前是子时,敢保不曾成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