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生卧竹堂虚室白,逍遥松径远山青。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生卧竹堂虚室白",这里的“生”指的是竹子,它们在空旷宁静的室内外围绕成一片洁白,如同雪花般纯净。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寓意着诗人心灵的清澈与纯净。"逍遥松径远山青",“逍遥”意指悠然自得,无拘无束。“松径”则给人一种古朴而幽静的感觉,而“远山青”则展现了自然之美的深邃与绵长。
诗中透露出一股淡定的禅意,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映射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之中。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新笋短松低晓露,晚花寒沼漾残晖。
江陵归时逢春雪。
北极伫文昌,南宫晓拜郎。
紫泥乘帝泽,银印佩天光。
纬结三台侧,钩连四辅傍。
佐商依傅说,仕汉笑冯唐。
委佩摇秋色,峨冠带晚霜。
自然符列象,千古耀岩廊。
江上晚沈沈,烟波一望深。
向来殊未至,何处拟相寻。
柳结重重眼,萍翻寸寸心。
暮山期共眺,寒渚待同临。
北去鱼无信,南飞雁绝音。
思君不可见,使我独愁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