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林千之赠水帘洞黄秀才韵

攀萝访山扉,极目穷海表。

峰疑庐山高,岩若盘谷杳。

药臼历穷凹,石楼迫天小。

水帘云顶飞,丹叶天涯渺。

古峒匝蝴蝶,闲庭喧百鸟。

诵声杂石溜,炊烟出林杪。

藜烛虽未辉,翠屏自环绕。

内乐屏纷华,天机蔑胶扰。

齑盐比膏粱,所得孰多少。

会须携竹炉,一鸣听鸡晓。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翻译

我攀藤萝探访山门,目光远眺直到海边。
山峰疑似庐山之高,岩石如同深谷幽远。
药臼在崎岖之地,石楼紧邻天空,显得狭小。
水帘从云顶飞泻,红叶在远方显得渺茫。
古洞周围蝴蝶翩翩,庭院中百鸟喧闹。
诵读声混杂着石缝间的流水,炊烟袅袅升上树梢。
藜火虽微光不显,但翠绿的屏风环绕四周。
内心享受简朴,摒弃尘世的纷扰。
粗茶淡饭胜过膏粱,收获究竟几何。
我定要带着竹炉,待晨鸡报晓时分一展歌喉。

注释

攀萝:攀爬藤蔓。
山扉:山门。
极目:尽目力远望。
穷海表:直到海边。
峰疑:山峰似乎。
庐山高:像庐山一样高。
岩若:岩石犹如。
盘谷杳:深谷般幽深。
药臼:研药的石臼。
穷凹:崎岖不平的地方。
石楼:石砌的小楼。
迫天小:接近天空,显得小。
水帘:瀑布如水帘。
云顶飞:从云顶飞流而下。
丹叶:红色的叶子。
天涯渺:在远方显得渺小。
古峒:古老的山洞。
匝蝴蝶:蝴蝶围绕。
闲庭:空闲的庭院。
喧百鸟:百鸟喧闹。
诵声:读书声。
石溜:石缝中的流水声。
藜烛:藜草做的火把。
翠屏:翠绿的屏风。
内乐:内心的快乐。
纷华:繁华。
天机:自然的规律。
蔑胶扰:不受世俗干扰。
齑盐:粗食。
膏粱:精美的食物。
会须:应当。
携竹炉:带着竹制的炉子。
一鸣:一声鸣叫。
听鸡晓:在鸡鸣时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援藤萝探访山中小筑的情景,视野开阔,远眺大海和山峰,感叹其壮观与深远。他将眼前的山势与庐山、盘谷相提并论,展现了山水的雄奇。在药臼和石楼之间穿行,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与天地的狭小。水帘从山顶飞泻,红叶点缀远方,增添了诗意。

诗人漫步古朴的山峒,蝴蝶翩翩,庭院中百鸟齐鸣,诵读声与山泉声交织,炊烟袅袅升腾。尽管生活简朴,烛光微弱,但四周翠色环绕,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繁华。他认为,比起富贵的生活,这种清贫中的乐趣更为珍贵。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带着竹炉,伴着鸡鸣,在清晨享受这份宁静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

龚日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九仙宫

桃花流水隔人间,千古高风不可攀。

绿树阴中孤鹤宿,碧潭深处九龙蟠。

雨馀芝朮香丹室,夜半风云绕石坛。

富贵由来天有命,何劳清梦到邯郸。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孟和卿平阳寻母

杜羔念母心最苦,岂意一朝逢泽潞。

母惊儿貌似乃翁,儿抱母啼泪如雨。

五十孺慕朱寿昌,刺血写经毛发苍。

间关同州晚相见,迎侍亲舆归故乡。

人生百年一弹指,母恩未报情曷已。

团圞尊前舞綵衣,大胜世间朱与紫。

子行万里涉风沙,誓不见母不还家。

儿今发落母应老,道旁看者还咨嗟。

临川孟氏号雍睦,家世来此澶渊族。

婆娑老慕紫荆花,料想春风依旧绿。

形式: 古风

送陈君子之四明

短亭祖帐接平川,柳拂回波系画船。

渐向落晖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鹍弦。

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

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处士林逋

高蹈遗尘蜕,含华傲素园。

璜溪频下钓,蕙帐不惊猿。

养浩时清啸,忘机只寓言。

几回生蝶翅,明月在西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