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次郁林州

久谪沅湘习楚风,灵均千载此心同。

岂知角黍萦丝日,却堕蛮烟瘴雨中。

榕树间关鹦鹉语,藤盘磊珂荔枝红。

殊方令节多悽感,家在东吴东复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端午日次郁林州》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端午节的习俗与异域风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久谪沅湘习楚风”,点明了诗人长期被贬谪到沅湘地区,逐渐适应并融入了当地的楚地风俗。接着“灵均千载此心同”一句,借用了屈原(字灵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内心坚守着高尚的情操和理想,与屈原的精神相契合。

“岂知角黍萦丝日,却堕蛮烟瘴雨中。”这两句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粽子和赛龙舟,但在异乡的郁林州,这些习俗却在瘴气弥漫、雨水频繁的环境中进行,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端午节热闹场景的怀念。

“榕树间关鹦鹉语,藤盘磊珂荔枝红。”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郁林州的自然风光,榕树上鹦鹉的鸣叫声与荔枝的鲜艳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异域风情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地独特景致的好奇与欣赏。

最后,“殊方令节多悽感,家在东吴东复东。”诗人感慨于异乡节日的凄凉,以及对遥远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里的“东吴东复东”不仅指出了家乡的方向,也蕴含了诗人对归途遥远、归期未定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端午节的习俗与异域风情的对比,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复杂的情感世界,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恭闻诏书褒悼陈少阳赠官与一子恩泽赐缗钱五十万感涕四首(其一)

哀痛纶言洒帝章,赐金赠秩事非常。

无心圣主如天地,著意奸臣极虎狼。

忠血他年应化碧,英魂今日已生光。

先生愤懑诚昭雪,九死南迁岂自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恭闻诏书褒悼陈少阳赠官与一子恩泽赐缗钱五十万感涕四首(其二)

祖宗德泽在斯民,韦带精忠不乏人。

魏阙献言开帝听,匦函争事触龙鳞。

血沾斧越虽因我,心在宗祊岂计身。

宿草已深难一恸,临风空有涕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恭闻诏书褒悼陈少阳赠官与一子恩泽赐缗钱五十万感涕四首(其三)

屡将鲠议叩枫宸,不为承恩始爱君。

谁使崔宁论卢杞,恨无庆忌救朱云。

死生一吷心应了,忠义千年笔有芬。

一介草茅言世务,从今不复数刘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恭闻诏书褒悼陈少阳赠官与一子恩泽赐缗钱五十万感涕四首(其四)

平昔初无半面交,危言几辨盖宽饶。

幽冥我已惭良友,忠愤君应念本朝。

故国遥看云杳杳,新阡何处草萧萧。

抚孤未遂山涛志,谁继骚人赋大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