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徐居厚汪叔潜携酒见访

我虽生乱离,犹及见前辈。

衣冠方南奔,文献往往在。

幸供扫洒役,迹忝诸生内。

话言犹在耳,造次敢不佩。

残年趋死近,孤学与时背。

妄出更何求,终老事耕耒。

史君稽古学,力大障横溃。

广文亦伟士,名字震当代。

同舟肯过我,凛与前修配。

忧时抱忠鲠,论事极慷慨。

嗟予虽益衰,耳目幸未废。

何当卜邻墙,早暮聆謦欬。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翻译

尽管我生于战乱之中,还能见到前辈们的身影。
衣冠南渡的人们,文化典籍大多留存。
有幸能为他们服务,我身为学生也感到荣幸。
他们的教诲仿佛还在耳边,匆忙中怎敢不铭记。
垂暮之年接近死亡,我所学已不合时宜。
不再有其他追求,只想终老于农耕生活。
史君深研古学,力量强大足以突破阻碍。
广文先生也是伟大的人物,声名显赫于当世。
如能与他同舟共济,定能与先贤相媲美。
他忧虑时局,忠诚直言,议论事情慷慨激昂。
虽然我日渐衰老,但耳聪目明仍在。
何时能成为邻居,日夜聆听他的教诲。

注释

乱离:战乱离散。
前辈:指前代有学问或地位的人。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借指士人。
文献:古代的文化典籍。
扫洒役:打扫服务的工作。
忝:谦辞,表示辱没。
造次:匆忙,仓促。
残年:晚年,垂暮之年。
孤学:独自学习,不合潮流的学问。
耕耒:农具,这里指农耕生活。
稽古学:研究古籍,深入探究学问。
伟士:伟大的人物。
震当代:震动当世,名声显赫。
同舟:比喻共同经历困难。
凛:严肃,令人敬畏。
前修:前代的贤者。
忧时:忧虑时局。
忠鲠:忠诚耿直。
耳目:听力和视力,引申为感知。
卜邻:选择邻居,此处指结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诗人自述虽然生于战乱之中,但仍有幸见到并学习到前辈们的学问和风范。他感激能有机会为他们效劳,对他们的教诲铭记在心。随着年事渐高,他感到自己与时代潮流渐行渐远,决定回归田园生活,但仍期待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徐居厚、汪叔潜这样的学者为邻,以便随时交流思想。

诗中的“史君稽古学,力大障横溃”赞美了徐居厚深厚的学术功底,他的学问如同巨浪冲破阻碍。而“广文亦伟士,名字震当代”则赞扬了汪叔潜的杰出才能和声名。诗人表达出对他们的景仰之情,并希望能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共同关心时局,讨论国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陆游作为南宋爱国诗人的忠诚和对学术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谢演师送梅二首(其一)

早梅时节到江南,已判樽前酒满衫。

输与西邻明上座,解从大庾岭头参。

形式: 七言绝句

赏山园牡丹有感

雒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馀。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见辄谓无。

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

形式: 古风

跋冯氏兰亭二首(其一)

堂堂淮阴侯,夫岂哙等伍。

放翁评此本,可作兰亭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跋冯氏兰亭二首(其二)

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

此本得其骨,殊胜兰亭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