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时期的一位无名氏所作,名为《采桑子》。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花期的流逝,表达了对时间易逝和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 这两句写出了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常伴随而来的风雨交加,时间就像这样的不稳定的天气一样迅速流逝。
"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这里描绘了天气不肯转晴,因而误了那些想在春日里赏花的人们。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无法把握的无奈情怀。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 当终于迎来一个晴朗的早晨时,却发现花瓣纷飞,已经凋零成尘。这两句强烈地表现了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主题。
"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最后两句则是对“花神”的一番感慨和叮咛,似乎在说,如果能选择的话,不要成为那短暂的春天。这不仅是对花的叹息,更是对生命易逝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风雨、花开花落的描写,以及对时间和美好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不详
熔金脱得花钿小,点缀琼枝。月淡风微。
露浥香肌自是奇。玉人呵手昂头剪,纤鬓边垂。
似簇蜂儿。春入芳容不肯飞。
东君有意观群卉,故放争先。带露含烟。
对月偏宜映水边。琼苞素蕊胭脂淡,雪后风前。
堪赏堪怜。曾与歌楼佐管弦。
烟笼淡月寒宵永,悄悄帘栊。微度香风。
几点梅开小院中。拥衾敧枕难成寐,萧寺初钟。
雁响遥空。家在青山千万重。
南枝淡伫无妖艳,蜡蕊羞黄。争似红妆。
不假施朱弄晓光。雪融日暖琼肌腻,酒晕生香。
桃脸相当。尤笑桃花混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