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睿廓然送僧还东吴

征夫应为指柴扉,湖水当门可濯衣。

飞鸟已知今日倦,旧邻那悟昔人非。

山情已作燖鸡净,世味真如嚼蜡微。

遥想夜航无管束,棹歌应载月明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返回东吴时,诗人以次韵形式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

首联“征夫应为指柴扉,湖水当门可濯衣”描绘了僧人归家的情景,湖水映照着门户,仿佛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颔联“飞鸟已知今日倦,旧邻那悟昔人非”运用拟人手法,通过飞鸟感知僧人的疲惫,以及旧日邻居对僧人变化的不解,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山情已作燖鸡净,世味真如嚼蜡微”进一步深化主题,山中的生活简单而纯净,如同烧鸡后的净洁;而世俗的滋味却变得淡薄无味,暗示了僧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厌倦。

尾联“遥想夜航无管束,棹歌应载月明归”想象僧人在夜晚自由航行的情景,棹歌随风飘荡,月光下归途显得格外宁静美好,表达了对僧人归途的祝福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人回归内心平静生活的意境,以及诗人对其超凡脱俗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送莹上人游衡岳

紫盖峰头楼阁生,朱灵洞口水云晴。

盘空路作惊蛇去,落日人如冻蚁行。

重郭老师今健否,藏年珍木但闻名。

定应自扫岩边石,时发披云啸月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草堂上人

首夏年芳尚可寻,兴来芒履恣登临。

回头故国烟波阔,分袂幽人岁月深。

落日杜鹃山馆静,薰风芳草柳塘阴。

知君宴坐忘机地,谩寄新诗话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酬潜上人

满钩疏箔卷檐楹,秋静江天刮眼明。

梵册已翻千偈妙,炉香未散一堂清。

沾衣菊露情□□,□□松声梦不成。

我与道人缘分熟,可能朝夕厌逢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为上人游方昭默之子也

年少辞师作远游,人言虎穴不生彪。

家声自古能名世,气宇如今已食牛。

夺得我机方肯住,从教棒打不回头。

云山万叠翛然去,江汉无风一叶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