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平泉杂咏.忆寒梅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

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

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

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寒冷的池塘边有几株梅花,常常在腊月之前就开放。
白雪映照着岩石边的翠竹,香气浸润着水面的青苔。
遥想傍晚时分,清幽的景色中仍有野鸟飞来。
谁会是那攀折梅花的人呢?直到今日酒醉才返回。

注释

寒塘:寒冷的池塘。
梅:梅花。
腊前:腊月之前。
雪映:白雪映照。
缘岩竹:岩石边的竹子。
香侵:香气浸润。
清景:清幽的景色。
暮:傍晚。
野禽:野鸟。
攀枝客:攀折梅花的人。
兹辰:此时此刻。
醉始回:喝醉后才返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梅花、竹子和野禽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这里的“寒塘”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而“数树梅”则是冬天里的一抹亮色。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不仅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也象征着诗人不畏艰难的情怀。

“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这两句通过对雪后竹影和梅香与水苔交融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雪后的竹子更显得清冷而挺拔,而梅花的香气则与水边的苔藓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雅和谐的氛围。

“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诗人在这静谧的暮色中,心境变得更加宁静。即便是远处的思考,也被眼前的美好所吸引。而野禽的到来,更增添了一份生动与和谐。

“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是一位品味独特的行者,他在梅花之下沉醉,不仅是对美景的欣赏,也可能是在生活中的某种逃离或放松。这里的“攀枝客”形象生动,彰显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高远境界。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忆平泉杂咏.忆新藤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

水似晨霞照,林疑綵凤来。

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

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

东望沧溟路几重,无因白首更相逢。

已悲泉下双琪树,又惜天边一卧龙。

人事升沉才十载,宦游漂泊过千峰。

思君远寄西山药,岁暮相期向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

丞相鸣琴地,何年闭玉徽。

偶因明月夕,重敞故楼扉。

桃柳溪空在,芙蓉客暂依。

谁怜济川楫,长与夜舟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

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

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

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

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