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黄尘赤日欲忘生,一夜新凉满锦城。

雨急骤增车辙水,泥深渐壮马蹄声。

蚊蝇敛迹知无地,灯火于人顿有情。

市远鸡豚不须问,小畦蔬甲已堪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漫天黄尘和烈日下生活几乎让人忘记生存,一夜之间,整个锦绣之城充满了新凉。
雨势急促,道路积水增加,车辙中的水越来越多,泥土也变得越来越深,马蹄声愈发清晰。
蚊蝇因湿气收敛,似乎知道无处藏身,而灯火对人们来说却显得格外有情温暖。
因为市场远离,无需询问鸡猪供应,自家的小菜园里的蔬菜已经足够用来烹饪了。

注释

黄尘:飞扬的尘土。
赤日:烈日。
欲忘生:几乎忘记生活。
一夜新凉:一夜之间转凉。
雨急骤增:雨势突然增大。
车辙水:路上积水。
渐壮:越来越明显。
马蹄声:马匹行走的声音。
蚊蝇敛迹:蚊蝇隐藏起来。
知无地:察觉到没有藏身之处。
灯火于人:灯火对人们而言。
顿有情:忽然显得有感情。
市远:市场远离。
鸡豚:鸡和猪。
不须问:不必去询问。
蔬甲:蔬菜。
已堪烹:足以用来烹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喜雨》,描绘了夏日酷热中突然降下大雨带来的喜悦。首句“黄尘赤日欲忘生”形象地写出干旱季节里人们渴望雨水的迫切心情,"一夜新凉满锦城"则生动描绘了雨后的清凉感,仿佛一夜之间为整个锦绣之城带来了生机。

第二句“雨急骤增车辙水,泥深渐壮马蹄声”,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雨势之大,积水迅速填满车辙,马蹄踏在湿软泥土上声音愈发明显,展现了雨后城市的繁忙和活力。

“蚊蝇敛迹知无地,灯火于人顿有情”两句,通过蚊蝇的消失和灯火的温暖,表现出雨后环境的洁净与人间的温情。雨驱赶了烦扰,使得人们感到生活的舒适。

最后,“市远鸡豚不须问,小畦蔬甲已堪烹”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即使市场偏远,家禽蔬菜也足够烹饪美食,流露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城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雨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喜雨

楚巫奔走畏天悭,变化宁知转盼间。

初夜电光摇北斗,平明云气冒南山。

坐令沃野新秧遍,已觉丰年旧观还。

白首老农愁破处,梦回高枕听潺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喜雨

雨气侵人暮不休,雨声逼枕冷飕飕。

方欣草木有生意,已报沟池无涸流。

避湿入檐怜病鹤,争巢逐妇叹鸣鸠。

老农自喜知时节,夜半呼儿起饭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喜晴

一夜霜风扫积阴,檐间唤起有鸣禽。

满窗零乱梧楸影,邻巷萧条鸡犬音。

文史渐宜精讨阅,湖山仍得饱登临。

园丁也解娱翁意,艺果移花已满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喜晴

久雨群蛙日夜号,乐哉霁色满江郊。

草书已悟屋漏壁,诗句免悲风卷茆。

唤妇晴鸠鸣废圃,归林栖鹘补危巢。

泥乾我亦思来客,未暇移书广绝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