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小庵景象。开篇"岭猿啸罢千山碧",猿啸(猿鸣)是山林间常见的声音,这里用来营造一种深山中的静谧氛围。"小庵虚室团团白"则描绘了小庵的外观,虚室可能指的是庵内空旷而无人,团团白则是窗棂上积聚的白雪或白霜。
接下来的"庵在小山头。从来少客游。道人方打坐。举袖来迎我。问我此来因。"表达了诗人的到访和与庵中道人的交流。小庵座落于幽静的小山之巅,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熟知的地方。道人正在冥思打坐,突然间举袖迎接诗人,并询问来此的缘故。
最后"拈花与道人。"则展现了诗人与道人的交流之美好。拈花可能是指在闲适的氛围中赏析莲花之美,或许是象征性的表达,代表着心灵的净化和对生命本真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传递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