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风洞

宁知岩洞古,平临阛阓中。

梵阁开丹鹫,仙梯蹑彩虹。

遥峰晴吐雾,阴磴静含风。

安能赋招隐,来扳幽桂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风洞这一自然奇观,巧妙地将宗教与自然之美融合在一起。首句“宁知岩洞古”,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古老岩洞的发现,暗示其历史的悠久和神秘。接着,“平临阛阓中”则揭示了这个岩洞的地理位置,它并不远离尘世,而是位于繁华市井之中,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既远离世俗又不失人间烟火的画面。

“梵阁开丹鹫,仙梯蹑彩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风洞的神圣与超凡脱俗。梵阁象征着佛教的圣洁之地,丹鹫则是佛教中的吉祥鸟,而仙梯和彩虹则分别代表通往仙境的道路和自然界的神奇景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充满幻想的氛围。

“遥峰晴吐雾,阴磴静含风”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洞周围的自然景观。晴朗之日,远处的山峰似乎在吐纳云雾,而阴暗的石阶则在静谧中蕴含着微风,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风洞内部可能隐藏着更多未被发现的秘密。

最后,“安能赋招隐,来扳幽桂丛”表达了诗人对风洞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诗人似乎在说,面对如此美妙的自然与宗教融合之地,他想要隐居其中,但又深知现实的束缚,只能以欣赏者的身份前来,攀折那幽深桂丛的一角,表达对这片净土的深深敬仰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洞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宗教圣地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虞山庙

重华千载后,遗庙在南夷。

弦想薰风奏,庭思凤鸟仪。

断碑苔藓合,幽洞薜萝垂。

髣髴移仙驾,乘云度九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虞山宴别(其一)

山隐韶音洞,江横舜帝祠。

旌旄勤出饯,岩石借题诗。

客路春梅色,湘洲碧草辞。

都忘去程暮,留赏更传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虞山宴别(其二)

赠言纷授简,祖席迥临城。

奉使怜遐域,群公荷别情。

漓波经地险,桂树向冬荣。

胜会知难再,相思一寄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暮次灵川怀寄大参师舜宪副天益二乡丈(其二)

他乡相见故人稀,听唱骊歌欲湿衣。

数酌犹临碧水坐,两舆空指暮林归。

池台月浸薇堂影,绣斧霜传桂岭威。

长路题书祝餐饭,壮图勋业莫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