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相山风物似斜川,岑寂那知市井喧。
岁旱但伤禾穗槁,秋饥犹喜栗皱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超然与淡漠,以及对农事的关切之情。
“相山风物似斜川”,此句借用“斜川”来形容山中的风光,意在表达诗人所处之地的宁静与安详。斜川,即不直的河流,这里比喻山中曲折蜿蜒的小溪,生动形象。
“岑寂那知市井喧”,此句则表明诗人对于城市中的喧嚣毫不知情,反映出诗人的隐逸情怀与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岑寂,即山谷静寂,不闻外界之声。
“岁旱但伤禾穗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干旱之年的忧虑,担心庄稼因为缺水而枯萎,体现出诗人的农事关怀。岁旱,即年景干旱;禾穗槁,指的是因干旱而干枯的谷物。
“秋饥犹喜栗皱繁”,这句话表达了即便是在秋天饥饿难熬的情况下,对于果实(这里特指栗子)依旧茂盛的喜悦之情。秋饥,秋季粮食不足;犹喜,仍然感到高兴;栗皱繁,即果实丰满而且纹理细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农事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深邃与细腻。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日下高城月入扉,蒲葵不动晚风微。
幽人信步如相过,买酒黄公一醉归。
耻同流辈弄胭脂,一样新裁雪白衣。
何日与君携酒去,两般分取载将归。
清风习习晚香微,坐使诗人赋采菲。
想见温泉初濯玉,侍儿娇拥太真妃。
翠盖亭亭水满塘,六铢新制带天香。
晚来扶洗娇无力,尽斗冰肌不斗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