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十里轻红自笑,两山浓翠相呼。意行着脚到精庐。

借我绳床小住。解饮不妨文字,无心更狎鸥鱼。

一声长啸暮烟孤。袖手西湖归去。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十里轻红自笑,两山浓翠相呼",这里的“轻红”指的是春天的细微花色,而“两山浓翠”则是对山色深绿的描绘,这两句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份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悦。

"意行着脚到精庐。借我绳床小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修行之地的向往。“精庐”通常指的是清净的居所或寺庙,诗人想以自己的步履抵达那样的地方,并且希望能够暂时停留,以寻求心灵的安顿。

"解饮不妨文字,无心更狎鸥鱼。"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的清高脱俗,不再过多关注世间纷扰,甚至连书籍也不愿意去解读,更是与那些世间的恩怨情仇保持距离,只愿意像水中的鸥鸟和鱼一样,自然而然地相处。

"一声长啸暮烟孤。袖手西湖归去。"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欣赏完美景致之后的一种超脱与自我放逐。一声清啸,象征着心灵的解脱和超然,伴随着暮色中的孤独感,诗人选择了回到西湖的归宿,似乎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或是永恒的栖息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十一)饮百花亭,为武夷枢密先生作。亭望庐山双剑峰,为恶竹所蔽,是夕尽伐去

落日熔金万顷,晴岚洗剑双锋。紫枢元是黑头公。

佳处因君愈重。分得湖光一曲,唤回庐岳千峰。

清尊今夜偶然同。早晚商岩有梦。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

风定滩声未已,雨来篷底先知。岸边杨柳最怜伊。

忆得船儿曾系。湖雾平吞白塔,茅檐自有青旗。

三杯村酒醉如泥。天色寒呵且睡。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七)

楼外疏星印水,楼头画烛烘帘。凭高举酒恨厌厌。

征路虚无指点。酒兴因君开阔,山容向我增添。

一钩新月弄纤纤。浓雾花房半敛。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九)桂州同僚饯别

窗户青红尚湿,主人已作归期。坐中宾客尽邹枚。

盛事它年应记。别酒深深但劝,离歌缓缓休催。

扁舟明日转清溪。好月相望千里。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