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蜀杂事诗(其三)

典章文物继唐初,九国龙争总不如。

李昊王锴尽才士,绝怜低首写降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初期文化的繁荣景象,以及后蜀时期的历史变迁。"典章文物继唐初"暗示了蜀地在文化承继上的地位,但接下来的"九国龙争总不如"则暗示了后蜀与其他割据势力相比,显得逊色。诗人提到李昊和王锴两位才子,他们虽然才华横溢,却不得不"低首写降书",表达了对蜀国衰落和统治者无奈之举的惋惜。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历史兴衰的诗篇,通过人物和事件揭示了权力更迭中的文人命运。

收录诗词(42)

张祥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前后蜀杂事诗(其四)

六宫红绿散星辰,王气青城渐不灵。

二十万军齐下泪,天回金翠冷红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前后蜀杂事诗(其五)

龙衮分明帝像尊,谁来法驾召唐魂。

元元皇帝青牛去,剩有铜羊一角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前后蜀杂事诗(其六)

七里亭前拜魏王,卖来阿魏与唐庄。

长安三赵村前月,冷照王家十八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前后蜀杂事诗(其七)

满地杨花暮雨时,无人复唱柳枝词。

秋坟古木宣华苑,夜月楼台鬼唱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