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亭

华发累朝人,苍髯几时树。

政恐郢斤寻,明堂要材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翻译

满头白发负载着世代的沧桑
胡须斑白不知何时已生出

注释

华发:白发。
累朝人:世代的人。
苍髯:斑白的胡须。
几时:何时。
郢斤:郢都的工匠,这里指有技艺的人。
寻:寻找。
明堂:古代宫殿,此处可能象征朝廷或重要场所。
要材具:需要有才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三老亭》中的片段。诗中,诗人以“华发累朝人”描绘了自己经历多个朝代,头发已显白发斑驳,暗示了岁月的沧桑和个人的仕途历程。接着,“苍髯几时树”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年迈,意指胡须如树木般历经风雨,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政恐郢斤寻”引用典故,郢(楚国都城)斤是古代精细的斧头,比喻贤才被发掘和任用。诗人担心自己这样的老者会被遗忘,如同未被砍伐的木材,暗含了对自己能否得到重用的忧虑。

最后两句“明堂要材具”中,“明堂”象征朝廷,表达了诗人渴望在垂暮之年还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能的愿望,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仕途起伏以及报效国家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上元日大雪

句芒整辔浃辰间,雪片相随大可观。

挑菜园林有馀润,烧灯庭院不胜寒。

柳条弄色政尔好,梅蕊飘香殊未阑。

便似落花飞絮去,直疑春事并衰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山房

竹树转深径,茶山给孤园。

禅流打包去,旧日单寮存。

堂堂十八公,不知几寒温。

其谁晤对汝,冷落依颓垣。

有客占作室,此公正当轩。

风声落天半,似与幽人言。

已矣复焉往,佳哉略无喧。

在昔公择父,实惟谪仙孙。

读书庐山中,仰视五老尊。

头白不归来,高议排金门。

吾敢效前辈,分应守丘樊。

何忧蕙帐缺,怅望鹤与猿。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己巳岁夏旱大热睡起偶成(其二)

青天无云日亭午,群巫祷祈且呼舞。

老夫饶睡昏昏然,鼻息如雷汗如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