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宣风馆见壁间题韵辄次一首

下马疏林新月痕,隔篱呼酒问清浑。

江流萍实此乡路,祠隐濂溪河处村。

尘里征骖自来去,壁间题墨半明昏。

舟軓欲挂湘江水,兰杜难招楚客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宣风馆停留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沉思考。

首联“下马疏林新月痕,隔篱呼酒问清浑”,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抵达宣风馆的情景。他骑马下山,穿过稀疏的树林,新月的轮廓在地面上留下淡淡的痕迹。诗人隔着篱笆呼唤着酒家,询问酒的清澈程度,这一细节体现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颔联“江流萍实此乡路,祠隐濂溪河处村”,转而描绘了诗人对家乡和历史的怀念。江水缓缓流淌,仿佛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诗人想象着自己在这条河流边的故乡之路,以及隐藏在濂溪河畔村庄里的祠堂,那里可能埋藏着先人的记忆和故事。

颈联“尘里征骖自来去,壁间题墨半明昏”,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在尘世中奔波的马车来来往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墙壁上的墨迹,在昏暗的光线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古人留下的智慧和情感,提醒着后人珍惜时光,铭记历史。

尾联“舟軓欲挂湘江水,兰杜难招楚客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逝去之人的思念。他想要悬挂舟軓于湘江之上,希望能借此与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取得联系。然而,兰花和杜鹃虽美,却难以唤回已逝者的灵魂,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不可逆转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卢溪谒周元公祠

古镇无监税,高贤有奉祠。

位卑名德重,世远士民思。

风月卢溪迥,衣冠宋代遗。

停骖肃瞻拜,敢惜去程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夕次醴陵

晨装去萍邑,夕驾憩长沙。

湖江通两镇,井里带千家。

枫岸霜鸣叶,卢洲月映花。

即看临桂水,还喜泛星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行经长沙江寄易太史

酌酒看花兴每浓,十年林卧阻游从。

常参玉署归难并,远使沧江去未逢。

世事总知荣木槿,愁心空惜老云松。

湘园门巷云阳麓,日对秋屏翠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渌口驿

炉寒夜坐湘山榻,雾重晨开渌口船。

宁知东观神仙侣,未了南邦道路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