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四)

鸳鸯树上岁华深,散作空庭一夕阴。

离恨天高谁补得,且敲娲石制秋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鸳鸯树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鸳鸯树上岁月深长,却在一夜之间,将庭院笼罩在一片阴郁之中。这种转变仿佛是时间的无情,也暗示着情感的消逝与孤独的加深。

“离恨天高谁补得”,直接点出了闺中女子内心的愁苦与无奈。离别之痛如同高悬于天际的愁云,难以触及,更无法弥补。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且敲娲石制秋砧”则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动作来抒发情感。在古代,秋砧常用来象征妇女在秋日里捣衣,准备衣物过冬,同时也寓意着她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敲击娲石,制作秋砧,既是一种劳作,也是一种寄托情感的方式。这里,诗人通过这一行为,展现了女子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努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铺陈,展现了闺中女子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157)

郭辅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五)

白露催寒乌夜啼,倦游公子未归西。

月明多感为云薄,免使偷光照惨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六)

折来兰叶忆三湘,君认高唐作故乡。

记得明珠曾佩去,当归何意竟相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七)

采采柔桑三月天,养成新茧作琴弦。

君颜好似轻盈女,恐被蚕娘看少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八)

豆蔻含春初嫁郎,阿魁夜夜守空房。

何堪重作参商隔,欲把星辰一改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