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生其箕子国,来拜观音山。
迢迢万里外,了了一见閒。
风波任浩荡,云月自往还。
莫怪图三笑,我非元亮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题为《灵济庵会高丽僧全息庵八句遗之》。诗中表达了诗人与来自远方的高丽僧人全息庵在灵济庵相遇的场景。诗人以箕子国的典故起兴,暗示自己虽身处异国他乡,却能在此地拜见观音山,体现了对佛法和缘分的感慨。
"生其箕子国,来拜观音山",诗人寓言自己如同箕子流落他乡,却因机缘巧合得以朝圣观音山,展现了内心的虔诚和对佛法的向往。
"迢迢万里外,了了一见閒",描绘了路途遥远,但相见时的轻松自在,表达了对僧人全息庵的敬意以及此次相聚的难得。
"风波任浩荡,云月自往还",运用自然景象,寓意人生的起伏不定,而佛性如云月般自在,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两句"莫怪图三笑,我非元亮班",诗人谦逊地说,不要因为他的笑容而误以为他是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暗示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但心向佛门,保持着超脱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人生朝阳露,物变水上波。
茫茫宇宙閒,如此道义何。
尔来鲁泮新,快睹戴席重。
下舂分尺光,乃与此际逢。
蒲葵裁成扇,瘿木斲为樽。
自是山林物,不入纨绮门。
知心不用多,流俗未易一。
相逢辄矛盾,方信有胶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