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斗室萧萧日晏眠,疏狂惟与懒相便。
寻常甲子无心记,看到梅花又一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诗人在斗室中沉浸于日暮时分的梦境,与懒散和疏狂的情怀为伴。时间的流逝对诗人而言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记,即便是那些被世人重视的甲子年也未能引起他的兴趣。唯一能够打破他内心沉默的是看到一年一度开放的梅花,它不仅是季节更迭的象征,也似乎唤醒了诗人的某种情感。
诗中“斗室萧萧”四字,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斗室在古代通常指的是用来观察星象或是藏书的地方,这里的斗室可能暗示诗人对外界的隔绝和内心世界的封闭。
“疏狂惟与懒相便”则透露出诗人的性格或精神状态,他似乎更倾向于与那些不为世俗所重视的、不太受约束的情感和行为保持一致。这里的“疏狂”可能指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而“懒”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放松和享受。
“寻常甲子无心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淡漠,甚至连那些被认为重要的时刻,如甲子年,也未能在他心中留下印象。这反映出诗人对世俗事务的不屑一顾。
最后,“看到梅花又一年”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梅花作为冬天独自盛开的花朵,常被赋予坚韧不拔、孤傲品格等象征意义。在这里,它可能代表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沉醉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个人情感深处的一次探索和表达。
不详
风恬月朗眠花影,吏不敲门门恰静。
何事猛然吠一声,有人来汲门前井。
疏影离奇色更柔,谁将红粉点枝头。
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
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二鼠齧枯藤。
鹜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
前溪冰泮绿生波,好雨催花向晓过。
宿酒未醒眠未起,半窗红日鸟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