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士良惠诗既倚歌以和仍赋长句一篇以答之

忆昔千步廊间住,起听胪传禁门曙。

甲午科中看大魁,奇章公后闻芳誉。

掉鞅天街笑语同,谭文雪屋过从屡。

云龙上下许相逐,鸿燕参差那再遇。

倏逢令侄在金陵,还与老夫同玉署。

紫泥忽自天上来,英荡偕从日南去。

画鹢秋飞江面风,蓝舆晓湿关头雾。

广州西下望珠浦,邕管南边过铜柱。

槿花红照瘴雨山,椰叶翠暗蛮烟路。

嗷嗷长念雁回边,跕跕遥怜鸢堕处。

自嗟老愧希古心,每羡才堪济时具。

佐宣德意示怀柔,劝涉炎荒慎将护。

蘘荷先备蛊气侵,薏苡仍戒流言污。

己欣婉画起迂疏,更喜清诗慰迟暮。

来春庾岭及晚梅,到日新洲采芳杜。

君上王维应制篇,我寻平子归田赋。

金銮寓直倘所思,好倩双鱼传尺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对友人牛士良赠诗的回应,通过回忆过去的交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牛士良才华的赞赏。诗中提及了昔日共同的生活点滴,如科举中的得意、京城的欢笑、学术的切磋,以及分别后的思念和对对方品德的肯定。诗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年事已高,但仍希望能像王维、扬雄那样留下佳作。最后,他期待与牛士良在春天的岭南再次相聚,共享诗酒,寄情于诗篇之中。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体现了张以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459)

张以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竹诗为张伯起子玄略作

我昔对策大明宫,骑马躞蹀行春风。

万花园亭会乡里,曾拜君家有竹翁。

翁时中年我差少,同姓同乡复同调。

酥茶清美酪酒浓,倒意倾情共谈笑。

翁住剑津之上游,我家鸣玉溪水头。

故山青琅动万个,相约老去营菟裘。

翁向滕州我淮县,四十年间两鸿燕。

忧葵空复寸心同,宿草宁期双泪泫。

桄榔叶碧邕江清,见翁令子难为情。

卷中恍觌此君面,爽气尚与秋峥嵘。

闽山萧索飞寒怜,乔木故家几欲尽。

有竹有竹今何如,伤心久断平安信。

吾乡海上三神山,翁今弭节于其间。

令威来归想愁绝,节上冥冥都成斑。

两江信美非吾土,子母少留还竹所。

明年倘许乞悬车,共斫长竿钓烟渚。

形式: 古风

别胡长之

我家玉溪溪上头,流萍南北四十秋。

闽中故人稀会面,乃见二妙岭外之炎洲。

吾宗泫略佳公子,翠竹鸾停世其美。

长之材名与之匹,三胡诸孙固应尔。

我持使节安南行,忽逢联璧双眼明。

建武驿中饮我酒,一笑万里蛮烟清。

桂花榕叶天涯雨,把臂谈诗喜欲舞。

虚名误我走俗尘,满意看君听乡语。

敝庐荒垄狐兔盈,每一念至几无生。

君乘长风破巨浪,功成即为吾乡荣。

邕江东流日千里,明年不归如此水。

锦衣行昼倘先予,为报音书万山里。

形式: 古风

赠安南善书阮生生名太冲为予书春秋春王正月考及安南行稿予喜其楷法遒美更其字曰用和而诗以赠之

安南有生阮太冲,隶书国中称最工。

劲如精兵槊善舞,疾若快匠斤成风。

老夫持节使绝域,眼昏头白垂龙钟。

著书暇日使之写,一笑聊足舒心胸。

写书设官自汉代,嗟汝乃在炎荒中。

迢迢岭表产丹荔,郁郁涧底生青松。

我兴为尔作长句,生起再拜生春容。

独不见琼州姜生遇苏子,姓名亦可传无穷。

形式: 古风

赠安南善书阮生生名廷玠为予书春秋春王正月考及安南行稿予喜其楷法遒美更其字曰宝善而诗以赠之

安南有生阮廷玠,隶书国内知名最。

整如老将严甲兵,庄若端人正冠带。

老夫持节使炎州,头白眼昏今老大。

著书暇日使之写,一笑令人心目快。

唐时选人用楷法,嗟尔乃在要荒外。

翡翠天涯隐羽毛,蛇珠海底沈光怪。

我兴为尔作长歌,生起脩容重再拜。

独不见儋耳黎生遇老坡,亦得姓名传后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