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今夕》,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诗中描绘了边塞的凄凉景象与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国家和君主的深切忧虑。
首句“蓟门城下月,今夕定如何”,以月夜下的蓟门城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引人思考今夜的景象会是如何。接着,“白骨凌沙砾,黄尘控骆驼”两句,通过白骨与黄尘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战场的惨烈与荒凉,白骨象征着生命的消逝,黄尘则暗示着战争的频繁与连绵不绝。
“羽书疲传置,边马失关河”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不安。羽书,即紧急军报,形容其传递之艰难与疲惫;边马,指边境的战马,失去关河的庇护,意味着边防的脆弱与不稳定。这两句反映了战争对边疆安全的严重威胁。
最后,“天子方宵旰,孤臣泪已多”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担忧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天子宵旰,意为君主日夜操劳,体现了君主的责任与辛劳;而孤臣泪已多,则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反映出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战争影响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君主安危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动荡时局中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