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云菁雾不分天,清露常如雨线穿。
百里迥无烟火接,依稀犹似燧人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自然景象。"林云菁雾不分天"写出了林间云雾缭绕,仿佛天地相连,难以分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蒙的氛围。"清露常如雨线穿"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清晨露珠晶莹剔透,犹如雨丝般从叶尖滑落,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清凉感。
"百里迥无烟火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偏远和宁静,百里之内不见人间炊烟,显得异常寂静,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依稀犹似燧人前"借燧人氏(传说中最早发明钻木取火的人)的时代,暗示这里曾是人类文明的初始之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自然原始状态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片远离尘嚣的自然景象,寓含着诗人对古代朴素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赞美。
不详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铜鼓声中夜赛神,敲钗击钏斗金银。
煚郎起舞姎徒唱,恼杀长征久戍人。
保甸坡前不可留,盘江渡头惟一舟。
驱鼋役鹊无奇术,谁是寻源博望侯。
龙马先朝出养龙,御前赐名飞越峰。
人间神骏宁无种,天上孙阳不易逢。
鹫头峰古接仙氛,龙尾泉香石溜分。
爨妇洗酥凝白雪,樵童叫笛响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