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苦雨》是明代诗人费宏所作,通过对连绵不断的春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雨水过多导致生活不便的深切感受。
首句“今年春雨疑天漏”,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春雨之多,仿佛天空在漏水一般。接着“十日都无一日晴”进一步强调了连续阴雨的状况,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游处每劳持具出,梦回常厌打窗声”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外出需携带雨具,夜晚梦醒时分被雨声打扰,细腻地表现了雨水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困扰。
“照泥犹自愁星点,仰瓦何当罪月行”则从更微观的角度出发,描述了雨水滴落在泥土上,星星点点的痕迹令人感到忧愁;而雨水从瓦片上滑落,似乎责怪月亮带来如此多的雨水。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雨水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真宰怜民应上诉,须留馀沥佐秋成”表达了诗人对雨水过多的无奈与期待。他希望上天能体恤百姓,留下足够的雨水来帮助秋季的农作物生长,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
整体而言,《苦雨》一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个人体验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