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万古一卷石,东南何壮哉。

半江截吴楚,两岸瞰楼台。

僧饭芜城乞,人烟铁瓮来。

春深龙听法,风雨带潮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象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诗人以“万古一卷石”开篇,将金山寺置于历史长河中,强调其悠久的历史地位。接着,“东南何壮哉”一句,直接表达了对金山寺所在地理位置的赞叹,凸显其雄伟壮观。

“半江截吴楚,两岸瞰楼台”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金山寺临江而立的壮丽景色,仿佛江水被截断,两岸的楼台尽收眼底,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的画面。

“僧饭芜城乞,人烟铁瓮来”则转而描写金山寺周边的人文环境。通过“僧饭芜城乞”描绘出僧侣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世俗社会的互动;“人烟铁瓮来”则暗示金山寺周边居民的繁盛,铁瓮可能是指古代的军事要塞,这里借指金山寺周边的繁华景象。

最后,“春深龙听法,风雨带潮回”两句,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与金山寺的文化活动相结合,春深时节,仿佛龙在听佛法,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结合。风雨之后,潮水回归,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佛法的深远影响,如同潮水般不断涌动,给予人们心灵的洗涤和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价值,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94)

吕时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江怀江都诸友

取次泊渔梁,绿芜细雨香。

传诗与庐岳,沽酒慰浔阳。

岸上觉吴语,舟中犹楚乡。

琵琶人不见,飞梦到淮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开门

零雨横江过,分苗稚子还。

树乾双鹊喜,风定寡凫閒。

野马穿林日,青螺隔岸山。

坐穷尘世事,只合闭柴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自吴越望金陵寄余太史丙仲

出门已三月,烟雨暗钱塘。

薄素馀双屐,浮名寄一航。

潮声吞落日,花气湿行装。

白下春将遍,王孙草正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步出江岸閒吟寄上沈少宰肩吾

著地麻衣逐步飘,前村社长不时招。

渔竿风静蜻蜓立,草径人行蚱蜢跳。

远碛孤楼高出树,方舟独楫斗来潮。

澄江一片明如练,到此都教俗虑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