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揭鸡竿辟帝阍,祥风微暖瑞云屯。
千官共削奸臣迹,万国初衔圣主恩。
宫殿雪华齐紫阁,关河春色到青门。
华夷一轨人方泰,莫学论兵误至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世图景,全诗通过高扬的鸡竿、祥瑞的云气、官员共治国事、万国归顺等意象,展现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诗人运用“高揭鸡竿辟帝阍”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神圣与权威并存的氛围,而后文“祥风微暖瑞云屯”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祥和繁荣的气息。
在“千官共削奸臣迹,万国初衔圣主恩”中,诗人通过描写朝廷官员一心除去奸邪、各国初尝到皇恩的景象,表达了对君主及朝政的赞美。这种团结一致、忠诚于中央的形象,是中国传统政治理想的一种体现。
“宫殿雪华齐紫阁,关河春色到青门”则是通过对宫廷建筑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强调了皇权的辉煌与自然景色的和谐共存。最后,“华夷一轨人方泰,莫学论兵误至尊”表达了一种文化认同与政治稳定的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对战争手段的反思,主张以文治代替武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国力的展示、对君权的颂扬以及对和平繁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政治与社会秩序。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泣玉三年一见君,白衣憔悴更离群。
柳堤惜别春潮落,花榭留欢夜漏分。
孤馆宿时风带雨,远帆归处水连云。
悲歌曲尽莫重奏,心绕关河不忍闻。
云蔽长安路更赊,独随渔艇老天涯。
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
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
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
禅空心已寂,世路任多岐。
到院客长见,闭关人不知。
寺喧听讲绝,厨远送斋迟。
墙外洛阳道,东西无尽时。